幾個月前試做了一次饅頭,可是饅頭沒有發起來,原因不明。推測可能是酵母放太久失效了,所以成品看起來好看,但硬的難以入口。後來買了一罐新的active dry yeast,卻暫時對麵點失去興趣,就這樣把它冷落在櫃子裡。這次想要重新挑戰饅頭,這罐全新的酵母竟然又失效了!幸好active dry yeast需要先泡溫水,只要還沒加到麵粉裡都有救,所以發現酵母失效之後,那些麵粉被我拿來做蔥油餅了。後來再去買instant yeast,總算成功了!
食譜與詳細步驟參考Carol自在生活:鮮奶饅頭
省略老麵,改用instant yeast,配方調整如下:
中筋麵粉:300g
速發乾酵母(instant yeast):1/2tsp
鮮奶:180g
細砂糖:20g
鹽:1/8tsp
用手揉麵對我來說太困難了,所以交給麵包機。選擇dough功能,整個流程共90分鐘,含發酵時間50分鐘。很多食譜都說要發酵至兩倍大,但是流程結束後看起來只有一倍大,可能是舊式麵包機發酵功能不強?但是我也沒有繼續讓它發酵,因為饅頭和麵包不一樣,有些食譜甚至是省略饅頭第一次發酵的。
第一次發酵完成後,把麵團裡的空氣擠出,灑些手粉桿成長方形,折成三折之後轉90度再桿開,重複三次,這就是所謂的「三桿三折」。Carol的食譜沒有強調這個部分,要省略只桿一次應該也可以。如果有壓麵機(pasta maker),可以在這個步驟使用,但是清理麻煩,我還是用手桿。因為桿麵的技術實在太差,麵皮形狀很不規則,不過還是可以勉強把它捲成長條狀。
因為家裡的蒸籠比較小,所以我把麵團分切成十小份,兩端不整齊的地方揉成圓形,放入蒸籠,進行第二次發酵。第二次發酵要在更溫暖的環境之下,我使用的方式如下:電鍋插電後不放水直接按下開關,等開關跳起後放入兩杯水,把蒸籠架在電鍋上,讓饅頭繼續發酵。二次發酵我這次用了25分鐘,等饅頭切口發酵至凸起,就可以開始蒸了。
蒸的時間依照饅頭大小來決定,這次我蒸了20分鐘。蒸好後不能直接開蓋,5分鐘後我用筷子稍微打開小縫隙,再過10分鐘後才完全打開。這樣可避免饅頭直接接觸到冷空氣而回縮皺皮。因為蒸籠裡放的是從台灣帶回來的包子紙,所以不會沾黏,若是用蒸籠布,要趁熱把饅頭取出,以免黏底喔。
因為太貪心想一次蒸完,所以饅頭有點黏在一起。這次蒸出來的饅頭口感還不錯,外型也OK,表皮沒有縮皺或氣泡。美中不足的是老公說不夠甜,而且吃起來有一點淡淡的酵母味,又有點像是麵粉放太久的味道。但是麵粉是三個月前開封的,這裡氣候乾燥,應該不至於這麼快變質吧?聽說老麵饅頭風味更佳,下次再試試看囉!
06/08/2015更新:
又做了一次饅頭,一樣沒放老麵,但是把糖增加到30g,第二次發酵時間稍微增加到30分鐘,這次蒸出來就沒有酵母味了。
製作過程要注意的事項:三桿三折後,要把麵皮翻面再捲起,這樣饅頭表面才會平整。這次忘了這個步驟,外表就沒有上次這麼好看。然後第二次發酵時間到一半的時候,蒸籠上下兩層要換個位置,兩籠饅頭的發酵程度才會一致喔!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